暑假期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京浦京官方网站大学生读书社在350vip浦京集团陈凤副教授和江小莉博士的指导下,前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地——南平的政和县和光泽县开展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思想伟力”,研习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实践经验。
产业发展窥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之一。南平市依托茶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实践队先后前往政和县隆合茶业、光泽县泽汇渔业、圣农集团等7个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探索南平市产业发展情况。
在利用生态资源发展方面,实践队围绕茶园建设、制茶工艺、茶产品销售等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南平茶产业进行考察。政和县隆合茶业、东源茶谷和光泽县华侨乡金映生态茶园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三茶”统筹发展理念,致力于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协同发展。此外,光泽县充分挖掘本地水资源优势,将水流域治理与水产品开发利用、全域旅游、生态保护相结合,培育以“水”为重点的生态经济。
在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方面,实践队调研圣农集团采取“龙头企业+村组集体+村办企业+特色小镇”模式,将产业嵌入乡村,以产城融合带动村民和村财增收,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止马镇新振食品有限公司使用“十支联兴”党建工作模式,化“分散”为“合力”,有效实现“1+10+N”(止马镇党委+10个村集体+若干农户)共同发展。
生态优先话振兴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南平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走好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实践团队深入石屯镇石圳村、外屯乡稠岭村等村庄开展访谈,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魅力。
通过访谈政和县妇联副主席袁云机,实践队了解到石圳村由“垃圾村”发展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的故事。石圳村的发展,离不开廖俊波书记提出的“绿起来、活起来、游起来”的理念,也离不开石圳村保护好村中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引进企业投资,盘活石圳村产业;利用四面环水地形,发展特色观光旅游业等发展路径。
在外屯乡党委组织委员张昌俊的介绍下,实践队调研政和县稠岭村的“生态+”“乡村+”“农业+”融合发展思路,该村挖掘古村落民俗等文化内核,整体策划农耕文化特色旅游项目,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如今,稠岭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山村”成功书写出乡村振兴“大文章”。实践队为稠岭村的下一步发展出谋划策:找准村庄定位,突出亮点特色,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宣传;发掘旅游深度,着力放大生态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发展“小而美”的特色旅游。
精神引领促振兴
乡村振兴,精神动力不可少。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南平市牢记习近平同志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发扬廖俊波精神,同时挖掘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将独特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走绿色发展与文化繁荣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实践团队前往杉关生态文化园等4地开展研学活动,以优秀精神文化滋养心灵,从榜样力量中汲取前行动力。
在杉关隘口左侧,实践团见到了1999年3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手种下的香樟树。如今的香樟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衫关也被建设为光泽生态司法教育实践基地,而当时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要保护生态,建设美丽家园”,早已成为南平市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在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实践团队深刻感悟到廖俊波书记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大胆创新的敬业精神,以及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廖俊波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此次实践让实践团队清晰地认识到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密不可分,也切身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对南平乡村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在未来,实践队员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知行合一,把实践中形成的认知和经验化为未来行动的基础,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继续以青春之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发展注入青年活力。
(苏亮天、蔡泳怡、江雨蓉、林夕、谢锐婷/文 江雨蓉、曹星雨、齐世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