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党建动态

批评与自我批评:始于上而后甚于下

信息来源: 本站 发布日期: 2011-04-20 浏览次数:707

批评与自我批评:始于上而后甚于下

思政部 周丽芳

摘要:不愿自我批评,怕别人批评,不敢批评别人,变味的批评,已成为当下一种流行的社会病。任由这种现象泛滥将给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前途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遏制这股歪风,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能够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起一个好的带头作用,上行下效,从而在整个社会掀起一股自上而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关键词: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干部;自上而下

 

一、当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失去光芒的武器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我们党健康茁壮的成长和壮大,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都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不开的。延安整风,由于我们党开展了正确而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全党开展了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彻底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正是由于我们党开展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经受住各种来自国内外、党内外的严峻考验,保持了先进性、革命性、正确性和和不竭的战斗力。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锐利的思想武器,它使全党团结一致获得了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然而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近年来却失去了应有的光芒,甚至被一些人束之高阁,有进入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危险。它的重要性出现在文件里,体现在理论上,停留在口头上,实际上在某些地方流于形式,甚至走了样,变了味。明贬暗褒,欲扬先抑,“以讲缺点的形式赞扬对方的优点,以谈问题的口气渲染对方的成绩,看似批评,实则吹捧”。避实就虚,对事不对人,“讲虚不讲实,讲明不讲暗,讲远不讲近”。偶尔提出批评时,不愿或不肯涉及主要问题或问题的实质,只谈细枝末节回避所涉及的要害问题。及至存在的缺点错误已明朗化,会上不谈不行,又不愿深谈,就采取轻描淡写,蜻蜓点水,一带而过2。不敢、不愿意批评,不会实事求是的自我批评,好好先生又在我们社会中大量出现,吹捧恭维代替了辛辣的批评。如果对这种状况不重视、不改变,任由庸俗化的批评肆虐整个社会,那么,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越来越会变成摆设,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其结果必然是,败坏了思想风气,影响了党的形象。列宁曾经说过,“犯错误对于一个先进阶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虚伪地不好意思地承认错误和纠正错误,坚持错误,掩饰错误,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最终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3。深入地分析和认真地反思其中的表现和原因,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更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利于党的自我建设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变得迫切而重要。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淡化的原因分析

领导班子内部,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之所以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尤其是“直言批评”难上加难,原因很多。有外在的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有内在的思想认识根源,有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有现实体制某些弊端造成的结果,有主观的,有客观的等等。我们着重从党自身寻找原因。因为这是内因,它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的原因,根本的原因。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私字当头,个人的利益在作祟。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党的、国家的、人民的、集体的利益给淡化了,不能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同级,怕伤感情,批评领导,怕被打击报复,批评自己,怕丢面子,怕失威信,其结果是大家畏首畏尾,批评言不由衷,批评变成了变相的表扬。

有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只爱听奉承话,不爱听批评话,认为别人批评自己是与自己过不去,影响自己升迁,怀疑人家批评的动机不纯,甚至对批评者打击报复。那么,其结果必然是众人投以所好“满堂唱善”了,就难以兴起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就难以杜绝好人主义了。对那些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同志,不予表扬,甚至打击报复,对那些该批评的人和事,则百般袒护。如此则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悄然淡去、远去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淡去的原因纵然很多,主要的还在于党员干部自身,不能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

其次是党内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影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顺利开展。之所以有“怕”,有这样那样的重重顾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党内民主的不充分。权利相对过于集中,普通党员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尽管有党章和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党员的民主权利,但现实中落实得不好。在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当然那些“识时务者”不免要“多种花,少摘刺”了。

三、有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路径:始于上才至于下

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我们党有清醒的认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那么,为什么在实践中难以落实和贯彻呢?怎样才能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能够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呢?我想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自上而下开展

古语云:“令出于上而行于下”。《东观汉记·马廖传》记载:“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此即所谓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行下效是也。老百姓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一把手”,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现实,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既然是表率,当然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试想,一个领导干部,从来就没有任何自我批评的意识,满嘴虚话、套话,巧于辞令,文过饰非,如何叫手下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呢?倘若“一把手”不讲真话,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等于为整个民主生活会定了“调子”,其他人就会跟着这个“调子”唱,应付了事。而如果领导者首先做到了拒绝恭维,不喜“唱善”,阿谀拍马者也就没有了市场。所以,所有领导班子都必须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走过场。而且要层层带头,为下级做好样子。不管哪一级、哪一次民主生活会,“一把手”必须第一个发言;发言中不摆成绩,只讲问题;讲问题必须先讲自己,然后讲班子每个成员。如果“一把手”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资格对别人提什么要求,即使提了要求,也只是一句空话。自上而下的批评,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光荣的传统。1962年初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在谈到承担错误责任时,彭真讲到:“我们的错误首先是中央书记处负责。包括不包括主席、少奇中央常委同志?该包括就包括,有多少错误就是多少错误,毛主席也不是什么错误都没有。三、五年过渡,食堂都是毛主席提的。”“……不要给人一种印象,别人都可以批评,就是毛主席不能批评,这不好”4。这里,彭真是以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坦荡胸怀和强大勇气,抱着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批评的矛头直指向了毛泽东党——最高领导人。这种勇气是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拥有的品质。而毛泽东也以一个革命家高尚的风范和博大胸怀承担了错误,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是我5。陈云在七千人大会上没有讲话,大会结束的第二天,在参加大会的陕西省全体干部会议上他语重心长地说:这几年我们党内生活不正常,“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人说话有时免不了说错,一点错误不说那是不可能的。在党内不怕说错话,就怕大家不说话。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不能成功,肯定是要失败的。“这次大会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不要估计低了。只要有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条,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们共产党就将无敌于天下”4。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要永远铭记于心的教导。

2.党内营造有利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

要使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开展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关键一条就是要在党内营造有利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党内营造民主氛围,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内没有民主就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点,毛主席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观点,广开言路,虚怀若谷,诚恳地接受老乡的批评甚至是“诅咒”。比如,19416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小礼堂召开县长联席会议,时值雷雨天气,雷电劈断了小礼堂的一根柱子,一个与会县长也触电身亡。一个老乡嘀咕:“老天不开眼哪,雷打死县干部,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边区保安处的人知道后要逮捕这个人。毛泽东知道后,立即阻止,他说:“群众的意见反映了我们工作上有毛病,有问题要解决,要允许人家讲话,讲错了也不要紧”。还有一个驮盐老乡,因对边区部队有怨言,憋不住便骂毛泽东,“天杀的毛泽东,让雷劈死他”。毛泽东知道后,交代中央机关和边区政府:“不要精神紧张,不能感情用事,既然是一个老乡说的,心里肯定有苦衷。任何事情结论只能下在调查研究之后,不能下在调查研究之前,这是共产党员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后来经过调查,知道了原委,毛泽东严肃地说“老乡没有罪,应该记一功”并亲自接见了这位老乡。像这样的事情很多,他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各级党员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面前,要消除恐惧情绪,增强自我批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树正气、压邪气,疏通批评渠道,广开批评言路,在团结的前提下,通过真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3.进一步建立健各种机制,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供制度保证。

为什么中央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可现实中却得不到落实和贯彻呢?为什么“政策出不了中南海”,出了中南海就要打折呢?这是我们国家目前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急需反省深思。我认为这是一个理论如何回到实践中去的问题。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有相应的实施计划和行动方案,否则再好的理论蓝图也只能落空。要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开展,不能只是“空话加希望”,我认为要有一些可操作的保障制度和约束机制:(1)设置机制鼓励党员、党外人士、普通群众批评。为了不让“积极大力开展批评”、“鼓励批评最终成为一句空话,要有相应的机制为其“保驾护航”。比如开设有奖批评,对于认真开展自我批评,深入反省并确实改过的党员,这是我们急需的品格,我们可以给予提拔任用,而不是作为有历史污点以致给晾晒一边。对于那些敢于大胆、尖锐地提出批评意见的同志,我们要坚决保证他不被打击报复的同时也给予必要的物质的奖励和精神的嘉奖。(2)要对批评与自我批评严厉“打假”。对于各种变味的批评要毫不留情的揭露,杜绝再次发生。党员干部自身定期进行思想问题的汇报和反省,并形成一种有效的制度和惯例。这些思想问题的汇报和反省的材料要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检查,如果不通过,还要进一步反省检讨,如此反复不断,保证高质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如此反复多遍,还没能作出深刻的检讨的党员干部,不管他是主观上不愿意,还是思想政治素质差,辨别是非能力低,最后应该给予降职或弹动罢免之类的处分,这是我从们党全局出发作出的合理的安排。这里感情应该让位于原则,对个别同志无原则的溺爱包庇最后损失的是党和国家的大业。(3)设置机制,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化和经常化,谨防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成为“一阵风”。当今中国社会,有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整治行动”,如食品卫生、教育收费、药品安全、交通安全、治安管理、环境保护等等,这些运动之初,常常层层动员,声势浩大。标语满天飞,口号震山响。这种施政的手法,或可奏效于一时,却不能维持社会秩序于久远。这种始于隆隆终于了了的运动成为惯性之后,必定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大相径庭相去甚远。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专项整治行动的对象,应该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日常行为习惯,成为持久恒定的一种作风。

总之,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标志,是我们共产党无敌于天下的保证,任何时候只能加强它,不能弱化它。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开展自上而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注释:

[1]洛满庆.莫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变味〔J].支部建设,2001.(1).

[2]张秀章.呼唤批评的回归〔J. 先锋队200716

[3]《列宁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版26卷第41

[4]孙樵.七千人大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9)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6.822.